7月11日,借着东盟系列外长会的契机,澳大利亚外长黄英贤与王毅外长在吉隆坡举行了会见。
自从阿尔巴尼斯上台后,中澳关系得以迅速回暖,当前双边经贸合作基本上已经重回正轨,政治关系也趋于稳定。所以这次会谈,整体氛围友好,会谈内容非常务实。黄英贤当着王毅外长的面明确承诺,澳方将坚持一个中国政策,不支持“台独”,愿与中方深化合作,推动双边关系持续向好发展。
澳方的表态非常积极,原因也很现实,阿尔巴尼斯政府要想稳住国内经济的发展,就离不开与华合作。正如阿尔巴尼斯在出访中国前的记者会上所说的那样,只要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,澳大利亚就能够保住就业。背后的逻辑很简单,澳大利亚约1/4的就业来源于贸易,而澳方对外出口的产品,有1/4都进入到了中国市场。单论贸易规模,比美日韩的总和还要大,该怎么选,答案已经很明显了。
不过中澳关系虽然得以回暖,但不代表双方没有分歧。当前中澳关系要想更进一步,还需要在安全议题上形成共识,化解分歧与误解。近些年来,澳大利亚政坛总是有一股声音,认为中澳之间应当保持“政冷经热”。这一观点的逻辑是:中国是澳大利亚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,所以在经济上澳方不能得罪中国,而是要和中国交好,深化合作。
但在部分澳政客看来,中国在安全上对澳方形成了所谓的“挑战”,具体表现是中国在“印太”地区的军事辐射能力得到显著增强,对太平洋岛国这一澳方眼中的“后花园”的地缘影响力也在飞速增长,这对澳方形成了所谓的“挑战”。所以为了抵消中国的影响力,澳方需要与传统盟友合作。
而美国也是抓住这点,在中国周边挑衅时,有意拉澳大利亚入局。近些年来,在南海、东海以及台海附近,经常能够看到美澳联手发起挑衅的例子。例如在南海,澳方的反潜巡逻机经常配合美国,对我国进行抵近侦查以及军事挑衅。去年9月份,澳军舰甚至还与日本以及新西兰擅闯台湾海峡。
不过特朗普上台后,形势出现了新的变化。他对亚太盟友大幅加征关税的做法,让这些国家心生不满。在安全议题上,特朗普政府也开始给盟友“上强度”,不仅要求他们增加军费开支,而且还要求他们在敏感议题上向美国做承诺。
据观察者网报道,当地时间7月13日,澳国防工业部长康罗伊表示,澳方拒绝美国要求其参与对华“假设性”冲突的请求。此前有报道称,五角大楼正向日澳等盟友施压,要求他们明确表态,如果台海冲突爆发,他们是否会军事介入。康罗伊拒绝给出承诺,实际上就是拒绝了美国的要求。
其实对日澳等国来说,主动卷入大国之间的竞争甚至是军事对抗,绝非明智之举。在这种并非涉及澳大利亚核心利益的问题上,他们往往都是谁有优势,或者谁更有可能赢,他们就帮谁。当前亚太地区的军事斗争格局已经逐渐明晰,解放军海空以及中远程打击能力已经非常成熟,任何试图介入台海冲突的域外势力,后果都注定不会好,哪怕是美国也是如此。
连美国自己都不敢给出亲自下场的承诺,还想着施压盟友当炮灰,得到的答案显而易见。所以可以说,特朗普的做法,让美国过去在亚太地区多年的布局彻底被毁。当然,特朗普只是加速了美方企图的破产,这一局势的变化,说到底还是综合实力对比之下的必然结果。
广盛网-广盛网官网-线上股票配资炒股-股票配资代码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